<address id="bdbdz"><address id="bdbdz"></address></address>

    <form id="bdbdz"><th id="bdbdz"></th></form><sub id="bdbdz"><listing id="bdbdz"><listing id="bdbdz"></listing></listing></sub><noframes id="bdbdz"><address id="bdbdz"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bdbdz"><address id="bdbdz"><listing id="bdbdz"><listing id="bdbdz"></listing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  <dfn id="bdbdz"><listing id="bdbdz"><cite id="bdbdz"></cite></listing></dfn>

      <address id="bdbdz"><form id="bdbdz"><th id="bdbdz"></th></form></address>

      如何定期維護和保養礦用加熱機組?

      2025-06-29
      礦用加熱機組的維護保養需兼顧防爆安全性、設備穩定性井下環境適應性,核心目標是預防防爆失效、加熱效率下降及安全保護失靈,需嚴格遵循 “先安全確認、后操作” 原則,按周期分層實施。以下是詳細的維護保養規程:

      一、維護保養的基本安全前提(所有操作必須遵守)

      1. 環境安全確認
        • 作業前檢測機組周圍 20 米范圍內瓦斯濃度≤0.5%(用便攜式瓦斯檢測儀,精度≥0.01%),風速≥0.25m/s(防止有害氣體積聚)。
        • 必須斷電、驗電、放電(用放電棒對電容 / 電感元件放電),并懸掛 “有人工作,禁止送電” 警示牌,設專人監護。
        • 維護人員需持防爆設備檢修證井下電工作業證,嚴禁非專業人員拆卸防爆部件(如接線盒、機殼)。
      2. 工具與備件要求
        • 工具必須為防爆型(如銅制扳手,避免產生火花),嚴禁用鐵錘直接敲擊防爆面。
        • 備件需符合Ex dⅠ 級防爆標準(如密封圈必須是邵氏硬度 60±5 的丁腈橡膠,加熱管需帶防爆認證),禁止用普通工業件替代。

      二、日常維護(每班 / 每日,由當班操作工執行)

      1. 開機前檢查(重點:防爆外觀與安全保護)

      • 防爆系統
        • 檢查機殼、接線盒蓋的防爆接合面:無銹蝕、無劃痕(深度≤0.2mm),縫隙用 0.2mm 塞尺檢測 “塞不進”,表面需涂專用防爆防銹油(禁止用黃油或機油,會加速橡膠老化)。
        • 電纜引入裝置:密封圈無老化(無裂紋、彈性良好),電纜與密封圈間隙≤0.5mm(單根電纜),壓板 / 螺母緊固(用扭矩扳手檢測:M12 螺栓扭矩 25-30N?m)。
        • 接地裝置:接地線(截面積≥4mm² 多股銅線)無斷裂,接地螺栓(≥M8)緊固,掛牌標識清晰。
      • 加熱與風機聯動
        • 測試 “先開風機、后啟加熱” 邏輯:僅開加熱按鈕時,機組應無動作(溫控器連鎖保護);啟動風機后,加熱回路方可接通。
        • 檢查進風口濾網:無煤塵堵塞(透光檢查無明顯黑影),否則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3MPa)反向吹掃。

      2. 運行中監控(每小時記錄 1 次)

      • 關鍵參數
        • 出風口溫度:≤60℃(防止瓦斯加熱自燃,高瓦斯區域需≤50℃),且溫差≤5℃(左右側出風口對比,判斷加熱元件是否局部失效)。
        • 電流:電加熱型機組三相電流偏差≤5%(用鉗形電流表檢測);熱媒型機組熱媒壓力表穩定(蒸汽型 0.4-0.6MPa,熱水型 0.2-0.4MPa)。
        • 聲音與振動:風機運行無 “摩擦聲”“異響”,機身振動振幅≤0.1mm(用測振儀檢測)。
        • 安全保護:模擬超溫(用熱風槍加熱溫控探頭至 65℃),機組應立即切斷加熱回路并報警;檢測瓦斯濃度至 0.6% 時,聯動停機功能需觸發(高瓦斯礦井強制要求)。

      3. 停機后檢查

      • 關閉電源后,觸摸機殼與加熱腔:無局部過熱(溫度≤環境溫度 + 20℃),否則可能是加熱管短路或風道堵塞。
      • 清理表面煤塵:用濕布(禁止用水直接沖)擦拭防爆面、散熱翅片,避免粉塵堆積受潮后腐蝕。

      三、定期維護(按周期執行,需停機專項檢查)

      周期 維護項目 操作標準與方法 工具與要求
      每周 緊固與清潔 1. 緊固所有防爆螺栓(接線盒、機殼、風機底座),防止振動松動;
      2. 拆開進風口濾網,用高壓水槍(壓力≤0.2MPa)沖洗煤塵(晾干后再裝回)。
      扭矩扳手(對應螺栓規格)、高壓水槍(防爆型,禁用電火花設備)。
      每月 加熱系統檢測 1. 電加熱型:用萬用表測單根加熱管電阻(與額定值偏差≤10%,如 220V/2kW 管電阻應為 24.2Ω),絕緣電阻≥1MΩ(冷態,兆歐表檢測);
      2. 熱媒型:拆開換熱器排污閥,排放水垢 / 泥沙,檢測進出口溫差≤8℃(否則為堵塞)。
      萬用表(防爆型)、兆歐表(500V 級)、溫度計(精度 ±1℃)。
      每季度 防爆性能深度檢測 1. 用塞尺測防爆面間隙(所有接合面≤0.2mm),銹蝕部位用細砂紙(120 目)打磨后重涂防銹油;
      2. 電纜引入裝置密封圈:更換使用超 6 個月的密封圈,檢查 “一孔一纜” 合規性。
      塞尺(0.02-1mm)、防爆密封圈(原廠配套,規格與電纜匹配)。
      每半年 安全系統校準與風機保養 1. 溫控器校準:用標準溫度計對比,誤差>3℃時重新設定;
      2. 瓦斯傳感器校準:送有資質機構標定(誤差≤±0.1% CH?);
      3. 風機軸承加脂:拆開軸承端蓋,加注防爆鋰基脂(填充量為軸承腔 1/2-2/3,禁止用鈣基脂)。
      標準溫度計(計量合格)、軸承脂(耐溫 - 20~120℃,符合 MT/T 76-2011)。
      每年 整體性能與絕緣檢測 1. 接地電阻測試:≤2Ω(用接地電阻測試儀,四線法);
      2. 整機耐壓試驗:3kV 電壓 1min 無擊穿(委托防爆檢測機構執行);
      3. 熱效率測試:出風口溫度達標時間與新機對比,偏差>15% 時更換加熱元件。
      接地電阻測試儀、耐壓試驗設備(防爆場所禁用電容式設備)。

      四、專項系統維護(針對高頻故障點)

      1. 防爆系統(核心中的核心)

      • 防爆面保養:每次打開接線盒后,必須用無水乙醇擦拭接合面,再均勻涂抹204-1 防銹油(厚度 0.1-0.2mm),嚴禁用紗布或硬紙摩擦(避免劃痕)。
      • 電纜密封修復:發現密封圈老化(用手指按壓無彈性),立即更換同規格產品(如 Φ10mm 電纜配 Φ10×12mm 密封圈),且密封圈內徑與電纜間隙≤0.3mm,外徑與進線孔間隙≤0.5mm。

      2. 加熱元件(電加熱型)

      • 禁止干燒:維護后首次開機,必須先開風機 3 分鐘(確認風道通暢),再啟動加熱;若誤操作導致加熱管表面發紅,立即停機更換(即使未斷,也可能因氧化縮短壽命)。
      • 局部損壞處理:單根加熱管故障時,需整體更換同組(避免三相不平衡),新管必須帶 “Ex dⅠ” 防爆標識,且長度、功率與原型號一致(如 1.2m/3kW,誤差≤5%)。

      3. 風機與傳動系統

      • 葉輪清理:每季度拆開風機罩,清除葉輪上的煤塵(積塵會導致動平衡失效),用水平儀校準葉輪與機殼同心度(偏差≤1mm)。
      • 皮帶傳動檢查:皮帶松緊度以按壓 10mm 撓度為宜,跑偏時調整電機位置(偏差>5mm 會加速磨損),每月檢查皮帶裂紋,及時更換(推薦用氯丁橡膠帶,耐油耐溫)。

      五、環境適應性維護(針對井下高濕、高塵)

      1. 防腐處理:機殼外露金屬件(非防爆面)每季度涂環氧煤瀝青漆(干膜厚度≥80μm),避免與井下酸性水(pH<6)直接接觸。
      2. 防潮措施:停機超過 24 小時,需打開機殼通風孔(防爆型),或放入干燥劑(硅膠,每月更換),防止內部冷凝水導致絕緣下降。
      3. 粉塵防控:在機組進風口加裝二級過濾(初效濾網 + 活性炭層),高塵區域(如掘進面)每 3 天清理 1 次,確保進風量不低于額定值 90%(用風速儀在出風口檢測)。

      六、維護記錄與歸檔

      • 建立《礦用加熱機組維護臺賬》,記錄每次維護的時間、項目、數據(如電阻值、溫度、間隙)、故障及處理結果,由維護人、驗收人雙簽字。
      • 關鍵記錄(如防爆檢測、耐壓試驗)需存檔 3 年以上,作為設備年檢及防爆證復審依據。

      核心原則總結

      礦用加熱機組的維護需以 “防爆不失效、保護不失靈、散熱不堵塞” 為底線,所有操作必須圍繞 “預防瓦斯風險” 展開,禁止為追求效率簡化安全步驟。定期維護與日常檢查結合,可大幅降低故障發生率,延長機組壽命(正常維護下,設計壽命可達 5 年以上)。
      美女裸身正面无遮挡全身视频